禁用中国APP后,印度就能安全了吗?
当地时间11月24日,印度电子和信息技术部发布命令,禁止访问43款移动应用程序。而这43款应用程序多数来自中国,其中包括阿里卖家,千牛工作台,全球速卖通等。据悉,采取此举是因这些移动应用程序从事“有损于印度主权和完整、印度国防、国家安全和公共秩序的活动”。
针对此次禁令,中国外交部在25号的例行记者会表示,中国政府一贯要求中国在海外企业遵守国际规则、合法合规经营、尊重公序良俗,希望印方能够为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市场主体在印投资经营提供公平、公正、非歧视的营商环境,并纠正这一违反世贸组织规则的歧视性做法。
11月25日,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主持例行记者会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印度已经多次以危害国家安全为由禁用有中国背景的APP了。
6月29日,印度政府第一次宣布出于“安全”考虑,禁止包括TikTok、微信、微博在内的59款中国应用,认为这些应用从事的活动有损印度主权、国防、国家安全和公共秩序。仅仅一个月过后,一个月后再次宣布禁用47款中国App。
9月2日,印度对中企进一步打击,印度电子和信息技术部发布公告,宣称禁用118款“涉嫌参与危害印度主权与(领土)完整、印度国防、国家安全和公共秩序活动”的中国App,其中包括《绝地求生》手游、企业微信、微信读书、名片识别软件“名片全能王”、百度、照片编辑软件、视讯应用等。
至此,已经有超过200款有中国背景的APP被印度以危害国家安全为由而遭到禁令。
对中国互联网企业来说,印度市场是一块极其重要的大蛋糕。印度人口众多,而且是新兴市场,在印度市场发展1亿用户,比在美国这个成熟市场发展1亿用户简单的多。因此,频繁的禁令对中国互联网企业影响很大,很多企业都被迫调整了自己的市场布局和发展计划。如阿里巴巴集团已经搁置了投资印度公司的计划,至少在未来 6 个月内不会再投资印度初创公司。
但是通过禁止中国企业,印度的互联网产业乃至经济就能发展的起来吗,我看未必,其效果只能是适得其反,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首先,中国企业在印度市场早已扎根很长一段时间,印度一直缺乏强大的自主品牌,基本生产力、执行力缺乏,因此印度市场基本被中国品牌所主导。如在手机数码领域,印度的“中国化”非常严重,自国产品牌进入印度市场以来,来自中国品牌手机、电脑、电视三大件就像当年诺基亚和摩托罗拉横扫国内市场一样,在印度市场占据了统治地位。在市场占有率前五名中,除三星位居第二外,剩下四位全都是来自中国的手机品牌,分别为:小米、vivo、OPPO与realme。其中小米出货量更是高达4360万台,市场份额达28.6%,出货量几乎是三星的150%。
而印度的互联网产业对中国的依赖程度更加严重,中国移动软件已经深入到了印度人的日常,对印度网民来说,政府对中国移动应用的拉闸意味着印度互联网出现了真空:没有Tik Tok、UC浏览器,这些“移动互联网支柱”,印度人民不仅吃不下饭,甚至钱都赚不了。如在疫情期间,本凭借着在抖音开直播维持生计的互联网大V因Tik Tok的禁用而丢掉了饭碗。《印度快报》就在印度政府第一次宣布禁用中国APP时表示,这可能会让“在这些平台上搞创作与工作的印度人”失去收入来源和工作。
卸载、禁用中国APP短时间内,其国内也没有相应的替代产品诞生,本质上也会影响印度消费者的正常生活。除此之外,其实中国在印度发展的企业,早已经与当地的工厂、供应链、经济深度融合,中国企业受到冲击的同时,印度当地的经济也会受到比较大的影响。
印度对中国互联网企业频繁出手的真实原因其实也不难理解,就是要自己发展互联网产业。而目前印度想发展自己的互联网企业面对的对手有中国和美国,印度只要不禁止美国的互联网企业,那么中国互联网企业让出来的空间,会被美国互联网企业所弥补,印度本土的互联网企业还是发展不起来。
最后,中国互联网巨头会不会因为印度的禁令遭受致命打击?会,但打击是有限的,目前中国互联网产业发展已经基本完善,而印度仅仅是中国企业出海的一部分,不是全部。而从长期来看,受到禁令最大的是印度自己。在自身产业发展尚不成熟的情况下,限制“中国制造”以后,谁来接替印度人民原有的需求,才是更大的问题。